为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,潍坊诸城市昌城学校小学部立足学生成长需求,构建起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。
一是深化课程体系建设,筑牢心理成长根基。构建“基础课程 特色活动”双轨模式,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。针对低、中、高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,开发分层课程:低年级侧重情绪认知与表达训练,通过情景模拟游戏帮助学生识别情绪;中年级开展人际交往主题课程,设置合作任务培养沟通能力;高年级开设青春期心理辅导课,以案例分析、团体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自我认知。同时,每周固定开展“心灵驿站”主题班会,通过心理绘本共读、心理剧表演等形式,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心理健康,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。
二是构建家校共育矩阵,织密心理防护网络。建立“家校协同预警机制”,形成教育合力。学校层面,严格落实作业管理规定,实行“作业公示制”,确保一、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,其他年级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,并通过每日大课间、课后服务时段,组织足球联赛、艺术社团、科学实验等多元化文体活动,缓解学习压力。家长层面,定期举办“家庭教育工作坊”,围绕亲子沟通技巧、情绪管理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,指导家长科学规划孩子课余生活;开通24小时家校心理热线,及时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,帮助家长掌握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,提升家庭心理危机干预能力。
三是打造朋辈互助平台,激活群体支持力量。创新实施“阳光伙伴计划”,构建同伴支持体系。通过开设“交往技能微课堂”,教授倾听技巧、冲突解决策略等实用方法,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;组建班级“心灵委员”队伍,定期开展专项培训,培养学生识别同伴心理困扰的能力。同时,开展“结对成长”活动,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、兴趣小队,在共同参与校园劳动、社会实践中增进信任;设立“悄悄话信箱”和“班级树洞角”,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倾诉空间,让同伴支持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。